自7月20日南京机场发现阳性病例以来,南京市开展多轮大规模性核酸筛查,发现潜在感染者,锁定风险区域和人群,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来阻断病毒的传播,最大程度避免普通人群接触病毒的机会。
南京市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情况

面对疫情,江宁高新区压实属地责任,优化调整了园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了“1+10+N”工作体系,“1”即1个涉外联防联控指挥组,“10”即10个专项工作小组,确保责任体系纵向到底;“18”即将园区辖区合理划分为18个片区,明确“片长(区管干部)——点位长(中层干部)——点位员”管理体系,确保基层防控横向到边;此外,根据疫情防控专项任务,设立N个工作专班,分别由相关工作小组牵头负责,确保联防联控不留死角。
江宁药谷在抗疫考场上,也交出了高质量的答卷——截止到8月9日,江宁药谷共组织6轮核酸检测,累计完成30000人次,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截至8月11日下午,又完成了药谷5133人次的检测。
从用时30小时,组织完成第1轮7000人的核酸检测,核检率97%;到完成第7轮核酸检测用时6个小时,核检率达到100%,江宁药谷开发办所服务的核酸检测点,和南京市成百上千个普通的核酸检测点一样,用行动和责任践行着南京抗疫的决心。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科技显示出强大的助力。
移动方舱实验室


自南京疫情爆发之后,来自国内的领先的华大基因、金域医学、迪飞医学、谱尼测试、硕世生物、达安基因等纷纷成建制的落地了移动式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短时间内满足了南京市千万级的采样检测需求。
移动CT车

这辆移动CT车内部由三个独立空间构成:客车驾驶室、检查室、操作室。其中,检查室有一台CT设备,患者从移动车侧门进入,即可躺在CT机检查床上拍片。操作室为工作人员操作空间,桌上安装2台电脑,联网后可登记患者信息、传输检查影像、接收诊断报告等。
无人机“大喇叭”

配有高清摄像头与喊话器的无人机,除了播放各类劝导词,提醒大家疫情期间做好安全防护,还会在空中开展巡逻。
无人车配送

无人车助力配送“最后一公里”。单车每次配送米、面、油、水果、蔬菜等约20件生活物资,可解决10户居民一天的生活用品,每辆车最多一天能配送约380单。
语音播报机器人

圆滚滚身形的语音播报机器人,沿着设定路线来回巡逻,用“铁嗓门”循环播报核酸检测注意事项等防疫信息。
消杀神器


防疫“小坦克”


光半导体消杀设备
医疗垃圾处置系统


南京禄口街道专设一处医疗垃圾临时处置点,4台专业处置设备24小时运转,确保当地高感染性医疗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量最高可达8吨,基本满足禄口当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需求,也大大降低中转风险。
立式测温健康码核验一体机


这台机器能够实现“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身份证核验”一体式检测。通过刷身份证或扫描健康码,能够实时展示人员信息、体温、健康码状态及行程卡等信息。异常情况能够预警提示,同时支持人员佩戴口罩检测,降低核验过程中疫情传播风险。
2021年8月10日0-24时,南京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再次为零。
我们相信,南京战疫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让我们为相聚南京一起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