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报告显示: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

  • 网站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2-06-13
  • 浏览次数:
  • 分享:
  在“双碳”目标下,城市交通出行深度减排成为重点。6月8日,《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发布会在线上举行。该调研由能源基金会、南方周末联合发起,通过对公众出行选择的洞察,为出行减碳政策措施制定与执行提供借鉴,支撑提升公众出行结构与模式的低碳转变等。

  近四成公众支持低碳出行

  该调研报告通过定性座谈与研究,结合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3500份生活人口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公众对低碳及零碳交通工具相关话题认知、碳价值观、出行现状及低碳出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公众实践低碳甚至零碳出行的政策及传播建议。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沈重作为报告编写团队代表对报告进行解读。

  报告显示,公众普遍具备一定的碳认知,但了解程度不深。85%的公众表示对我国“双碳”目标有基本了解,但在定性调研中,大多受访对象不能清楚描述该政策内容。根据对受访者测试,大部分公众出行碳认知处于较低或一般水平。公众出行碳认知会影响其出行行为。数据显示,高认知人群在出行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低碳实践意愿。

  依托于城市日渐完善的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受访公众日常出行采取低碳出行方式比例较高,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三类低碳出行方式总占比达56%。在通勤时,45%的公众主要选择公交或地铁。调研发现,受访公众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较高,日常通勤时有16%的公众开新能源汽车。

  报告显示,公众在通勤出行方式驱动因素中,选择“拥护低碳出行”比例最高,达38%,说明公众对低碳出行方式比较认可且实际践行。其次,“按需调整行程,灵活性高”“高效,准时,可预期”“公共交通设施便利可达”,及“舒适性高”分列前五位驱动因素。“公众出行方式选择的驱动因素是多元的,而灵活、可预期、舒适等个性化需求值得公共交通服务提供者重视。”沈重说。

  报告还指出公众对出行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一些反馈和提升期待。在地铁方面,出行环境拥挤、针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出行安全性考虑不足值得重视。“很多时候安全性和拥挤是强关联的。”沈重说。对公交车主要反馈是出行时间长、舒适性差。不同于燃油车主对拥堵最为不满,新能源车主更担忧充电桩是否充足。慢行出行方式中,非机动车道不便使用或被占用问题突出。

  减排政策应考虑出行多样化需求

  报告在挖掘低碳出行驱动因素和出行难点时,也分析了公众对不同减排政策的看法和评价。

  针对现行的限行限购等政策,受访公众普遍认可这类政策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47%)“减少碳排放”(46%),及“鼓励乘坐公共交通”(39%)的作用,针对燃油车禁售及零排放控制区这类政策,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针对零排放控制区,88%的公众表示愿意支持,认为该政策能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能源能耗,但提出需要政府大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46%),提高区内新能源车充电、停车等基础设施供应(44%),提供区内居民补贴等具体需求。

  “出行政策影响群体是非常多样化的,政策制定实施要遵守循序渐进,提前沟通的原则,还应了解、理解、尊重不同利益相关方多样化的需求。”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说。

  报告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调研显示,公众普遍对新能源车接受度较高,近七成公众会在下次购车时考虑买新能源车。“相比五年前,公众对新能源汽车舒适性、品牌和车辆配置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北京交研都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莹曾研究过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心理转变。她说,当前新能源汽车品质越来越接近车主群体对“车”的需求,消费者对之满意度持续提升。

  根据调研结果,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充电便利性及技术安全性等问题仍是公众担忧重点。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200万辆。刘莹说,新能源汽车未来使用环境、政策环境预期较好。实现零碳出行,未来政策发力重点将可能在提升充电服务水平、激励消费者替换新能源汽车和探索绿色碳交易模式上。

  “当前技术还不足以保障100%全面电动化实现,需要技术不断积累与完善。”龚慧明说,大规模普及新能源汽车、全面电动化是落实交通减排的最根本保障。

  城市规划与政策组合实现结构性低碳

  良好的低碳出行机制,还需要友好的低碳出行基础设施环境。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说,当前我国城市低碳出行面临着多重挑战,比如城市高密度蔓延,出行结构相对高碳;道路和空间脱离人性化尺度,导致过度依赖私人汽车出行。“北京绿色出行比例占70%,建议把更多路权给这些绿色出行的居民,行人或自行车。但现实是汽车占据了更多路权。”

  北京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江燕认为,每个人出行和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做到精细化,给公众更好慢行环境,提供更多自主选择。

  “下一步,应更关注出行即服务,突出服务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结合线上与线下,开发不同出行场景,将轨道、地面公交、骑行、步行、出租车甚至小汽车集成起来,用数智技术组成一体化出行服务,支持公众低碳化出行,为公众提供全链条体验。”刘莹说。

  也就是说,这种低碳或绿色出行理念,并不要求公众所有出行都只能选择某种低碳的交通方式,而是根据不同场景、不同需求提供多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集合,追求提高一段时间内绿色出行频次、某一次长距离出行中绿色出行比例。龚慧明说,交通政策历来需要组合拳,没有任何单一的“一招鲜”能解决所有问题。公共交通、出租车、小汽车、步行等是一个整体的出行服务系统,出行和运输须放在整体系统下考虑,满足公众不同、多样化的需求。

 

上一篇: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如何推进(政策解读)

下一篇:政策解读“及时雨” 服务企业“零距离” 衡阳高新区援企纾困赋能亮实招

报告显示: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 浏览数: | 更新时间:2022-06-13
  在“双碳”目标下,城市交通出行深度减排成为重点。6月8日,《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发布会在线上举行。该调研由能源基金会、南方周末联合发起,通过对公众出行选择的洞察,为出行减碳政策措施制定与执行提供借鉴,支撑提升公众出行结构与模式的低碳转变等。

  近四成公众支持低碳出行

  该调研报告通过定性座谈与研究,结合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3500份生活人口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公众对低碳及零碳交通工具相关话题认知、碳价值观、出行现状及低碳出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公众实践低碳甚至零碳出行的政策及传播建议。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沈重作为报告编写团队代表对报告进行解读。

  报告显示,公众普遍具备一定的碳认知,但了解程度不深。85%的公众表示对我国“双碳”目标有基本了解,但在定性调研中,大多受访对象不能清楚描述该政策内容。根据对受访者测试,大部分公众出行碳认知处于较低或一般水平。公众出行碳认知会影响其出行行为。数据显示,高认知人群在出行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低碳实践意愿。

  依托于城市日渐完善的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受访公众日常出行采取低碳出行方式比例较高,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三类低碳出行方式总占比达56%。在通勤时,45%的公众主要选择公交或地铁。调研发现,受访公众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较高,日常通勤时有16%的公众开新能源汽车。

  报告显示,公众在通勤出行方式驱动因素中,选择“拥护低碳出行”比例最高,达38%,说明公众对低碳出行方式比较认可且实际践行。其次,“按需调整行程,灵活性高”“高效,准时,可预期”“公共交通设施便利可达”,及“舒适性高”分列前五位驱动因素。“公众出行方式选择的驱动因素是多元的,而灵活、可预期、舒适等个性化需求值得公共交通服务提供者重视。”沈重说。

  报告还指出公众对出行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一些反馈和提升期待。在地铁方面,出行环境拥挤、针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出行安全性考虑不足值得重视。“很多时候安全性和拥挤是强关联的。”沈重说。对公交车主要反馈是出行时间长、舒适性差。不同于燃油车主对拥堵最为不满,新能源车主更担忧充电桩是否充足。慢行出行方式中,非机动车道不便使用或被占用问题突出。

  减排政策应考虑出行多样化需求

  报告在挖掘低碳出行驱动因素和出行难点时,也分析了公众对不同减排政策的看法和评价。

  针对现行的限行限购等政策,受访公众普遍认可这类政策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47%)“减少碳排放”(46%),及“鼓励乘坐公共交通”(39%)的作用,针对燃油车禁售及零排放控制区这类政策,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针对零排放控制区,88%的公众表示愿意支持,认为该政策能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能源能耗,但提出需要政府大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46%),提高区内新能源车充电、停车等基础设施供应(44%),提供区内居民补贴等具体需求。

  “出行政策影响群体是非常多样化的,政策制定实施要遵守循序渐进,提前沟通的原则,还应了解、理解、尊重不同利益相关方多样化的需求。”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说。

  报告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调研显示,公众普遍对新能源车接受度较高,近七成公众会在下次购车时考虑买新能源车。“相比五年前,公众对新能源汽车舒适性、品牌和车辆配置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北京交研都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莹曾研究过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心理转变。她说,当前新能源汽车品质越来越接近车主群体对“车”的需求,消费者对之满意度持续提升。

  根据调研结果,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充电便利性及技术安全性等问题仍是公众担忧重点。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200万辆。刘莹说,新能源汽车未来使用环境、政策环境预期较好。实现零碳出行,未来政策发力重点将可能在提升充电服务水平、激励消费者替换新能源汽车和探索绿色碳交易模式上。

  “当前技术还不足以保障100%全面电动化实现,需要技术不断积累与完善。”龚慧明说,大规模普及新能源汽车、全面电动化是落实交通减排的最根本保障。

  城市规划与政策组合实现结构性低碳

  良好的低碳出行机制,还需要友好的低碳出行基础设施环境。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说,当前我国城市低碳出行面临着多重挑战,比如城市高密度蔓延,出行结构相对高碳;道路和空间脱离人性化尺度,导致过度依赖私人汽车出行。“北京绿色出行比例占70%,建议把更多路权给这些绿色出行的居民,行人或自行车。但现实是汽车占据了更多路权。”

  北京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江燕认为,每个人出行和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做到精细化,给公众更好慢行环境,提供更多自主选择。

  “下一步,应更关注出行即服务,突出服务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结合线上与线下,开发不同出行场景,将轨道、地面公交、骑行、步行、出租车甚至小汽车集成起来,用数智技术组成一体化出行服务,支持公众低碳化出行,为公众提供全链条体验。”刘莹说。

  也就是说,这种低碳或绿色出行理念,并不要求公众所有出行都只能选择某种低碳的交通方式,而是根据不同场景、不同需求提供多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集合,追求提高一段时间内绿色出行频次、某一次长距离出行中绿色出行比例。龚慧明说,交通政策历来需要组合拳,没有任何单一的“一招鲜”能解决所有问题。公共交通、出租车、小汽车、步行等是一个整体的出行服务系统,出行和运输须放在整体系统下考虑,满足公众不同、多样化的需求。

 

新闻动态

产业园区

关于CBPCA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CBPCA 2017-2022 Powered by chinabiopark.com. All Right Reserved.